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计算与确认办法(废止)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6 13:35:11  浏览:959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计算与确认办法(废止)

财政部 国家经贸委


财 政 部 文 件

统字[2000]2号



关于印发《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计算与确认办法》的通知

  为加强企业国有资本的监督管理,规范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工作,提高国有资本营运效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我们制定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计算与确认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反映。

  附件: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计算与确认办法

                 财 政 部

                 国家经贸委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二OOO年二月一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有资本监督管理,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提高国有资本营运效益,规范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计算与确认,是指国有资本的出资人或政府有关部门根据企业年度会计报表资料,依法对列入考核范围的国家投资企业在一定经营期间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本增值、保值或减值结果进行核实确认,并运用规定的方法分析判断国有资本运营效果及其所处行业水平,为实施企业考核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国有资本,是指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投资和投资所形成的收益,以及依法认定的国家所有者权益。对于国有独资企业或公司,其国有资本等于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对于拥有国家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和其他具有多元投资主体的企业,国有资本是企业所有者权益中国家应享有的份额。
第四条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的对象为各级人民政府投资设立的各类国有企业,包括: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和未进行公司制改造的国有企业。
第五条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的重点为各级人民政府直接监管的国有独资或控股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凡实行经营者年薪制、风险抵押、持股试点和工效挂钩等将考核结果与收入分配制度挂钩的企业,均应纳入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重点考核范围,其具体范围由各级人民政府确定,或者由各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国有资本出资人会同有关部门协商确定。

第二章 考核指标
第六条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主要通过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反映,同时设置有关分析指标。
第七条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反映了企业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益与安全状况,其计算公式为: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年末国家所有者权益÷年初国家所有者权益)×100%
第八条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的分析指标为资本积累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和不良资产比率。分析指标主要对企业资本运营水平和质量,以及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和验证。其中:
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不良资产比率=(年末不良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100%
第九条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完成值的确定,需剔除考核期内客观及非正常经营因素(包括增值因素和减值因素)对企业年末国家所有者权益的影响。其中,
(一)增值因素为:
1、国家直接或追加投资增加的国有资本;
2、政府无偿划入增加的国有资本;
3、按国家规定进行资产重估(评估)增加的国有资本;
4、按国家规定进行清产核资增加的国有资本;
5、住房周转金转入增加的国有资本;
6、接受捐赠增加的国有资本;
7、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债权转股权”增加的国有资本;
8、中央和地方政府确定的其他客观因素增加的国有资本。
(二)减值因素为:
1、经专项批准核减的国有资本;
2、政府无偿划出或分立核减的国有资本;
3、按国家规定进行资产重估(评估)核减的国有资本;
4、按国家规定进行清产核资核减的国有资本;
5、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而核减的国有资本;
6、中央和地方政府确定的其他客观因素减少的国有资本;

第三章 标准值与确认方法
第十条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标准值是衡量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实现程度及完成情况的考核依据,应通过各企业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实际值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标准值的对比,客观、公正、真实地判断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实现程度和所处行业水平。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标准值由财政部根据全国国有资本总体运行状况,依据全国国有企业年度会计信息,按行业和规模等分类统一测算确定。
财政部应于每个会计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公布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标准值,具体分为优秀值、较好值、平均值、较低值和较差值五个档次,并同时颁布分析指标的参考标准。
第十一条 为反映物价变动和资金成本等因素的影响,财政部将根据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国民经济管理要求,在必要的年份会同有关部门颁布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调整系数。
第十二条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计算与确认,采用直接确认与备案管理相结合的方式。
(一)被列入保值增值考核范围的企业,由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计算与确认部门和机构逐户进行计算与确认,并出具确认意见。
(二)对未列入考核范围的企业,由财政(国资)部门利用企业年度会计报表生成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基础资料,据此进行保值增值完成情况的汇总分析,不再逐户进行计算与确认。
(三)各级政府直接投资的企业(简称“一级企业”,下同)自行组织其所投资的下属企业(简称“二级企业”,下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的计算与确认,其计算与确认工作情况应报同级财政(国资)、经贸部门和各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国有企业监管机构备案。
第十三条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实际值以100%为基本衡量尺度,并对照行业标准值进行比较、分析,产生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确认结果。
(一)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实际值达到100%为保值,超过100%为增值,不足100%为减值。
(二)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实际值与同行业标准值进行对比,判断其在行业中所处的水平。
(三)在国家颁布考核年度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调整系数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实际值应作相应调整。
第十四条 负责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计算与确认的部门和机构在取得实际结果后,可以运用分析指标对照其参考标准做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出具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确认文书。
第十五条 对于承担政府指令性计划或完成政府有关重点工作的特殊企业,负责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计算与确认的部门和机构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确认结果作出必要调整,但应将调整原因及相关情况在确认意见或确认文书中详细说明。如果不能调整数字,也应在确认意见和确认文书中作说明。
第十六条 对于亏损企业中的减亏或增亏企业,除计算和确认实际保值增值率外,还应计算其减亏或增亏幅度:
上年亏损总额--当年亏损总额
减亏幅度=--------------------------×100%
上年亏损总额
当年亏损总额--上年亏损总额
增亏幅度=--------------------------×100%
上年亏损总额
对由盈转亏和由亏变盈企业,按照上述办法计算和确认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并在确认意见和确认文书中作说明。

第四章 确认程序和结果运用
第十七条 按照国有资产国家所有、分级监管的原则,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的计算与确认工作,具体由各级财政(国资)部门会同经贸部门或由各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国有企业监管机构分级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的计算与确认,一般以一个会计年度为计算期间,并以企业年度汇总会计报表为计算依据。
第十九条 被列入考核范围的企业,应在考核年度终了后三个月之内,根据年度会计报表资料,将本年度《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计算表》、《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确认表》及说明材料,连同企业会计决算报告一并报送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计算与确认部门和机构。
第二十条 负责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计算与确认的部门和机构,在收到被考核企业上报的材料后,应对以下内容进行详细审核,并根据确认结果和情况分析,出具明确的确认意见或确认文书。
(一)审核企业各项基础财务指标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审核各项客观因素和非正常经营因素的扣除是否符合规定;
(三)根据企业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的实际值,对照标准值,判断企业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水平。
第二十一条 对已经实施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的企业,可以以评价工作中确认的资本保值增值率为依据,进行保值、增值和减值分析判断,不再另行计算与确认。
第二十二条 各级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计算与确认部门和机构应将确认意见提交本级政府和有关考核部门,作为进行经济决策、制定年薪制、持股制、工资分配等收入分配制度和对经营者进行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被考核企业应对上报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企业的会计报表必须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如有弄虚作假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各级财政(国资)部门负责对本级政府所监管企业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确认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并建立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档案。
第二十五条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计算与确认工作结束后,各级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计算与确认部门和机构须向本级政府报送年度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确认情况报告,并抄送财政、经贸、劳动保障、组织人事等部门和国有企业监管机构。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颁布前各部门制定的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规定,凡与本办法有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二十七条 对国有参股企业和一级企业对下属二级企业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的计算与确认,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八条 各地可以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表一:
----------------年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确认表
企业名称:
------------------------------------------------------------------------------------------------------------------------
| | 实际值 | 行业标准 |确认| 企业三年比较 |
| 指 标 |--------------|--------------------------------------| |--------------------------|
| |上报数|核定数|优秀值|较好值|平均值|较低值|较差值|结果|96年|97年|98年|三年平均|
|--------------------------|------|------|------|------|------|------|------|----|----|----|----|--------|
|一、主要指标 | | | | | | | | | | | | |
|--------------------------|------|------|------|------|------|------|------|----|----|----|----|--------|
| 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 | | | | | | | | | | | | |
|--------------------------|------|------|------|------|------|------|------|----|----|----|----|--------|
|二、分析指标 | | | | | | | | | | | | |
|--------------------------|------|------|------|------|------|------|------|----|----|----|----|--------|
| 资本积累率(%) | | × | | | | | |× | | | | |
|--------------------------|------|------|------|------|------|------|------|----|----|----|----|--------|
| 净资产收益率(%) | | × | | | | | |× | | | | |
|--------------------------|------|------|------|------|------|------|------|----|----|----|----|--------|
| 总资产报酬率(%) | | × | | | | | |× | | | | |
|--------------------------|------|------|------|------|------|------|------|----|----|----|----|--------|
| 不良资产比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法人代表签字: |财政(国资)部门确认意见 |
| | |
| | |
| | |
| 企业盖章 | |
| | 盖章 |
|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
| | |
------------------------------------------------------------------------------------------------------------------------

附表二:
----------------年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计算表
企业名称: 单位:万元
----------------------------------------------------------------------------------------------------------------------
| | | 国家所有者权益
| |行 |----------------------------------------------------------------
| 项 目 | | 资本金 | 资本公积 | 盈余公积 | 未分配利润 |
| |次 |--------------|--------------|--------------|--------------|
| | |上报数|确认数|上报数|确认数|上报数|确认数|上报数|确认数|
|--------------------------------------------|----|------|------|------|------|------|------|------|------|
|一、年初国家所有者权益数 |1 | | | | | | | | |
|--------------------------------------------|----|------|------|------|------|------|------|------|------|
|二、年末国家所有者权益数 |2 | | | | | | | | |
|--------------------------------------------|----|------|------|------|------|------|------|------|------|
|三、国家所有者权益因客观因素增加值 |3 | | | | | | | | |
|--------------------------------------------|----|------|------|------|------|------|------|------|------|
| 1、国家直接或追加投资增加 |4 | | | | | | | | |
|--------------------------------------------|----|------|------|------|------|------|------|------|------|
| 2、无偿划入增加 |5 | | | | | | | | |
|--------------------------------------------|----|------|------|------|------|------|------|------|------|
| 3、按国家规定进行资产重估(评估)增加 |6 | | | | | | | | |
|--------------------------------------------|----|------|------|------|------|------|------|------|------|
| 4、清产核资增加 |7 | | | | | | | | |
|--------------------------------------------|----|------|------|------|------|------|------|------|------|
| 5、住房周转金转入增加 |8 | | | | | | | | |
|--------------------------------------------|----|------|------|------|------|------|------|------|------|
| 6、接受捐赠增加 |9 | | | | | | | | |
|--------------------------------------------|----|------|------|------|------|------|------|------|------|
| 7、债权转股权增加 |10| | | | | | | | |
|--------------------------------------------|----|------|------|------|------|------|------|------|------|
| 8、中央和地方政府确定的其他客观因素增加 |11| | | | | | | | |
|--------------------------------------------|----|------|------|------|------|------|------|------|------|
|四、国家所有者权益因客观因素减少值 |12| | | | | | | | |
|--------------------------------------------|----|------|------|------|------|------|------|------|------|
| 1、经国家专项批准核销减少 |13| | | | | | | | |
|--------------------------------------------|----|------|------|------|------|------|------|------|------|
| 2、无偿划出减少 |14| | | | | | | | |
|--------------------------------------------|----|------|------|------|------|------|------|------|------|
| 3、按国家规定进行资产重估(评估)减少 |15| | | | | | | | |
|--------------------------------------------|----|------|------|------|------|------|------|------|------|
| 4、清产核资减少 |16| | | | | | | | |
|--------------------------------------------|----|------|------|------|------|------|------|------|------|
| 5、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而减少 |17| | | | | | | | |
|--------------------------------------------|----|------|------|------|------|------|------|------|------|
| 6、中央和地方政府确定的其他客观因素减少 |18| | | | | | | | |
|--------------------------------------------|----|------|------|------|------|------|------|------|------|
|五、扣除客观因素后国家所有者权益期末数 |19| | | | | | | | |
|--------------------------------------------|----|------|------|------|------|------|------|------|------|
|六、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 |20| | | | | | | | |
----------------------------------------------------------------------------------------------------------------------
--------------------------------
|
------------------------------|
其他 | 合计 |
--------------|--------------|
上报数|确认数|上报数|确认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

公安部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20号令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已经2009年11月27日监察部第8次部长办公会议、2009年11月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第32次部务会议、2009年7月28日公安部第6次部长办公会议、2009年9月29日国家公务员局第13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2010年3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公布,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
               监察部部长:马 馼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
               公安部部长:孟建柱
    二○一○年四月二十一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严明公安机关纪律,规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行为,保证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条令。
第二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关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规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条令给予处分。
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处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处分。
公安机关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当追究纪律责任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第四条 对受到处分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延期晋升、降低或者取消警衔。
第五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条 监察机关派驻同级公安机关监察机构可以调查下一级监察机关派驻同级公安机关监察机构管辖范围内的违法违纪案件,必要时也可以调查所辖各级监察机关派驻同级公安机关监察机构管辖范围内的违法违纪案件。
监察机关派驻同级公安机关监察机构经派出它的监察机关批准,可以调查下一级公安机关领导人员的违法违纪案件。
调查结束后,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监察机关派驻同级公安机关监察机构应当向处分决定机关提出处分建议,由处分决定机关依法作出处分决定。

第二章 违法违纪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

第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逃往境外或者非法出境、违反规定滞留境外不归的;
(二)参与、包庇或者纵容危害国家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
(三)参与、包庇或者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活动的;
(四)向犯罪嫌疑人通风报信的;
(五)私放他人出入境的。
第八条 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故意违反规定立案、撤销案件、提请逮捕、移送起诉的;
(二)违反规定采取、变更、撤销刑事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刑事强制措施或者行政拘留的;
(三)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
(四)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的;
(五)违反规定延长羁押期限或者变相拘禁他人的;
(六)违反规定采取通缉等措施或者擅自使用侦察手段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
第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违反规定为在押人员办理保外就医、所外执行的;
(二)擅自安排在押人员与其亲友会见,私自为在押人员或者其亲友传递物品、信件,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指派在押人员看管在押人员的;
(四)私带在押人员离开羁押场所的。
有前款规定行为并从中谋利的,从重处分。
第十一条 体罚、虐待违法犯罪嫌疑人、被监管人员或者其他工作对象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实施或者授意、唆使、强迫他人实施刑讯逼供的,给予撤职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对依法应当办理的受理案件、立案、撤销案件、提请逮捕、移送起诉等事项,无正当理由不予办理的;
(二)对管辖范围内发生的应当上报的重大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和群体性或者突发性事件等隐瞒不报或者谎报的;
(三)在勘验、检查、鉴定等取证工作中严重失职,造成无辜人员被处理或者违法犯罪人员逃避法律追究的;
(四)因工作失职造成被羁押、监管等人员脱逃、致残、致死或者其他不良后果的;
(五)在值班、备勤、执勤时擅离岗位,造成不良后果的;
(六)不履行办案协作职责造成不良后果的;
(七)在执行任务时临危退缩、临阵脱逃的。
第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利用职权干扰执法办案或者强令违法办案的;
(二)利用职权干预经济纠纷或者为他人追债讨债的。
第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隐瞒或者伪造案情的;
(二)伪造、变造、隐匿、销毁检举控告材料或者证据材料的;
(三)出具虚假审查或者证明材料、结论的。
第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一)违反规定吊销、暂扣证照或者责令停业整顿的;
(二)违反规定查封、扣押、冻结、没收财物的。
第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一)擅自设定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的;
(二)违反规定设定罚款项目或者实施罚款的;
(三)违反规定办理户口、身份证、驾驶证、特种行业许可证、护照、机动车行驶证和号牌等证件、牌照以及其他行政许可事项的。
以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的名义收取钱物,不出具任何票据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投资入股或者变相投资入股矿产、娱乐场所等企业,或者从事其他营利性经营活动的;
(二)受雇于任何组织、个人的;
(三)利用职权推销、指定消防、安保、交通、保险等产品的;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近亲属在该人民警察分管的业务范围内从事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经营活动,经劝阻其近亲属拒不退出或者本人不服从工作调整的;
(五)违反规定利用或者插手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和人事安排,为本人或者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六)相互请托为对方的特定关系人在投资入股、经商办企业等方面提供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七)出差、开展公务活动由企事业单位、个人接待,或者接受下级公安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人安排出入营业性娱乐场所,参加娱乐活动的;
(八)违反规定收受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干股的。
第十八条 私分、挪用、非法占有赃款赃物、扣押财物、保证金、无主财物、罚没款物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命令,或者在执行任务时不服从指挥的;
(二)违反规定进行人民警察录用、考核、任免、奖惩、调任、转任的。
第二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大过处分:
(一)在工作中对群众态度蛮横、行为粗暴、故意刁难或者吃拿卡要的;
(二)不按规定着装,严重损害人民警察形象的;
(三)非因公务着警服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的。
第二十一条 违反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的,依照《公安民警违反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行政处分若干规定》给予处分。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一)违反警车管理使用规定或者违反规定使用警灯、警报器的;
(二)违反规定转借、赠送、出租、抵押、转卖警用车辆、警车号牌、警械、警服、警用标志和证件的;
(三)违反规定使用警械的。
第二十三条 工作时间饮酒或者在公共场所酗酒滋事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造成后果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开除处分。
携带枪支饮酒、酒后驾驶机动车,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二十四条 参与、包庇或者纵容违法犯罪活动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参与、组织、支持、容留卖淫、嫖娼、色情淫乱活动的,给予开除处分。
参与赌博的,依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从重处分。
第二十五条 违反规定使用公安信息网的,给予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第三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有本条令规定的违法违纪行为,已不符合人民警察条件、不适合继续在公安机关工作的,可以依照有关规定予以辞退或者限期调离。
第二十七条 处分的程序和不服处分的申诉,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二十八条 本条令所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是指属于公安机关及其直属单位的在编在职的人民警察。
公安机关包括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和设在铁道、交通运输、民航、林业、海关部门的公安机构。
第二十九条 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官兵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当给予处分的,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没有规定的,参照本条令执行。
第三十条 本条令由监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安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条令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



主题词:监察 公安 纪律 条令

教育部关于下达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招生计划的通知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下达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招生计划的通知
教育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9〕85号)精神,为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步伐,培养和造就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级专门人才,切实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000年,中央部委所
属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招生人数扩大到3000人左右,办学重点是逐步提高办班的层次与质量。现将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招生计划下达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少数民族预科班招生计划由教育部商国家计委、财政部后统一下达。少数民族预科班生源为当年参加全国普通高校统一考试的少数民族应届高中毕业生。
2、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班的招生录取工作,要严格按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举办少数民族预科班的通知》(教民〔1999〕3号)的规定执行。少数民族预科班由本(专)科招生学校在该校本(专)科录取同批次进行录取,预科培养学校要提前将该校的入学须知等
有关材料寄到相应的本(专)科招生学校。录取标准不得低于各有关高等学校在该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以下80分。
3、普通高等教育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的待遇以及收费等问题参照学生所在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中央财政对承担国务院有关部委所属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培养任务的高等学校,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标准,拨给正常的事业经费。
4、承担培养少数民族预科班任务的高等学校,要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努力办好预科班。预科班教学统一使用原国家教委1996年重新颁布的普通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学大纲和统编少数民族预科教材组织教学,严格要求。重点上好汉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要基础课。预科结业考试
由各预科办班学校组织。
5、预科生升入各高校本科计划,由招生学校纳入各校当年招生计划,安排他们在民族地区各项建设事业急需的专业学习。要采取特殊措施,创造条件,选拔部分优秀少数民族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6、民族班学生为定向招生,毕业后一律回到原籍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积极接受民族班毕业生,注意优才优用,为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7、举办民族班,是保证边远、贫困民族地区能多出高级专门人才的特殊有效措施,对加强民族团结,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具有重大意义。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高等学校要加强领导,密切合作,严格执行有关招生规定和招生计划,不得以少数民族预科计划招收非少数民族
学生。
8、200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招生计划见教育部《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招生计划》(教发〔2000〕89号文附件八);国务院所属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招生计划按《2000年国务院有关部委所属高校少数民族预科
班招生计划表》(见附件)执行。
在招生工作中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部民族教育司联系。
附件:2000年国务院有关部委所属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招生计划表(略)



2000年5月24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